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自动驾驶 > 正文

华为评特斯拉自动驾驶(华为自动驾驶和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华为特斯拉自动驾驶,以及华为自动驾驶和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华为: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比特斯拉牛!迎来的不是喝彩而是嘲讽

月12日,在2021年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回答媒体的提问时,徐直军表示,即将在上海发布的极狐阿尔法 S ,能够做到在闹市无干预自动驾驶一千公里,他自信地表示“这比特斯拉好多了”。本应该是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结果却迎来不少人的冷嘲热讽。

在自动驾驶领域,华为与特斯拉的对比目前似乎并不具备太大意义。这是因为国家标准文件《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词汇表》刚刚发布,而具体的衡量标准尚未制定。因此,当前量产汽车的自动驾驶水平无法用统一标准来衡量,也就无法判定其是否“达标”。特斯拉以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作为其自动驾驶技术的标识。

华为评特斯拉自动驾驶(华为自动驾驶和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自动驾驶的原理不是很复杂,我们用最简单的来说就是用一台车子,然后经过改装以后再加上几个传感器,然后在加装一套开源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这就完事了。

华为自动驾驭不只拿出激光雷达,而且还经过技能把激光雷达的本钱压到了200美元。这无疑触碰到了马斯克的神经,现在华为推出的自动驾驭轿车倍受瞩目,业界以为,华为在智能轿车范畴的技能现已达到了业界领先,超过了特斯拉。

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对此网友纷纷为华为点赞,还有网友表示,华为没有吹牛,自动驾驶确实比特斯拉强。据新华社报道,4月15日,配备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S的HI版车型,在上海进行公开试乘,这也是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

华为评特斯拉自动驾驶(华为自动驾驶和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华为,其实是在为它们的发展模式开辟另一条道路。2020年举行的北京车展上,华为展示了多合一电驱动系统,它融合了自己制造的芯片、通信和自动驾驶技术,是业界首款超融合架构,比起普通的电驱动系统更加小巧轻便,体积减少20%,重量也少了15%。

自动驾驶最厉害的车

1、阿维塔12(华为HI模式)搭载了华为乾昆智驾系统和3颗激光雷达,其障碍物识别率超国际领先水平。在复杂场景决策和全向感知方面能力较强,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道路状况和交通场景。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采用4颗128线激光雷达等设备,可实现360°无死角感知。

2、小鹏汽车:XNGP系统:小鹏汽车在中国本土化方案方面表现出色,其XNGP系统采用高精地图与激光雷达的融合方案,在中国复杂路况下展现出显著优势。高性能芯片:最新发布的车型搭载高性能芯片,支持无高精地图覆盖区域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城市覆盖:已在多个城市实现高比例路段的零接管。

3、蔚来ET7:中大型电动轿车,指导价48 - 58万元,配备NIO Autonomous Driving(NAD)系统,可实现高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功能。享界S9:首款搭载华为乾昆智驾ADS 0系统的车型,余承东称其为“地球上最强的智能驾驶”。

4、中国最好的智驾车第一名在综合维度上可以认为是搭载华为智驾系统(乾昆ADS 0/0)的车型。从技术领先性来看,华为智驾系统支持L3级自动驾驶,能够覆盖高速、城区全场景无图领航。在复杂路口决策方面表现出色,像无保护左转、环岛通行都能很好应对,还能在极端场景如180km/h爆胎时保持稳行。

5、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研发实力强,组建了超4000名工程师的研发团队,达到行业第一梯队水平。同时,它具备高安全标准的智驾研发和验证实力,在深圳陆河和上海车墩设立60万平方米的智驾专用试验场,其自动驾驶标准过程开发能力符合ASPICE 3级认证,还通过了权威安全保障体系认证。

6、奥迪AI技术:该车搭载了奥迪最新的AI技术,使得其能够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自动驾驶。全数字显示界面:奥迪Aicon概念车的前后均未配备传统的大灯和照明装置,而是采用了由数百个三角形像素段组成的全数字显示界面。这些像素段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状况和乘客需求进行变化,展现了奥迪在车辆设计上的创新。

特斯拉智驾与华为智驾区别

1、安全性能:华为智驾的安全上限更高,例如华为ADS 0的感知误判率仅为0.05次/千公里,比特斯拉FSD(0.1次/千公里)低50%。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在特定情况下,如大雨、大雾、雨夜能见度极差时,其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保障行车安全的能力存疑。

2、特斯拉智驾:特斯拉智驾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领域,通过提供高度自动化的驾驶功能,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华为智驾:华为智驾则可能更加注重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不仅限于乘用车领域,还可能包括商用车、物流车等多个领域。

3、适应中国道路环境:华为、小鹏等国内车企更加了解中国道路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因此其智驾系统也更能适应中国道路环境。这包括对中国交通规则的深入理解、对复杂道路环境的应对等。相比之下,特斯拉虽然也具备较高的智能驾驶水平,但其采用的是纯视觉方案,即主要依赖摄像头进行感知和决策。

4、华为智驾系统则在恶劣天气和复杂路况下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综上所述,特斯拉智驾方案和华为方案各有特点。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在特定场景下具有优势,但在复杂环境和恶劣天气下可能受限。而华为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则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尤其在恶劣天气和复杂路况下更具优势。

5、城区体验:目前在城区智驾方面华为表现更好。特斯拉智驾进入中国时间不长,FSD依赖本地数据,而华为是在国内复杂路况下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华为NCA平均接管次数为2次/百公里,特斯拉中国版FSD接管次数达8次/百公里。在无标线路口、人车混行路段、自动泊车等场景,华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华为问界新M5高阶智驾版对比特斯拉_华为问界新M5高阶智驾版和特斯拉哪个...

华为问界新M5:虽然在续航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但与特斯拉相比可能稍逊一筹。综上所述,华为问界新M5高阶智驾版和特斯拉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配置和续航性能等方面各有优势。消费者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权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型。

华为智驾和特斯拉各有优劣,从多方面综合来看,华为智驾目前更具优势。技术路线: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依靠摄像头和神经网络算法模拟人类驾驶逻辑,成本较低且适用场景广,但在特殊天气和易造成视觉欺骗的景象中存在判断困难的问题,日常使用也易因智能驾驶出现违规。

鸿蒙智行问界M5在动力方面也毫不逊色,搭载单电机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200千瓦,最大扭矩为360牛·米,匹配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工况续航里程为602公里,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秒,动力方面还是前者更出色些。

特斯拉智驾:特斯拉智驾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领域,通过提供高度自动化的驾驶功能,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华为智驾:华为智驾则可能更加注重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不仅限于乘用车领域,还可能包括商用车、物流车等多个领域。

综上所述,如果你追求当下享受,且希望智驾系统能在中国道路环境下表现出色,那么建议选择华为系、小鹏系等国内智驾车型。这些车型已经能实现较高的智能驾驶水平,且更能适应中国道路环境。

城区体验:目前在城区智驾方面华为表现更好。特斯拉智驾进入中国时间不长,FSD依赖本地数据,而华为是在国内复杂路况下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华为NCA平均接管次数为2次/百公里,特斯拉中国版FSD接管次数达8次/百公里。在无标线路口、人车混行路段、自动泊车等场景,华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华为评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华为自动驾驶和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华为评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最新文章